我有一个宝葫芦!_第十五章 围屋圆又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围屋圆又方 (第5/8页)

>    只见前方有连成一大片的白墙青瓦古建筑群映入眼中,那里就是张氏围屋,大门上方的门匾上写着“兴泰楼”三个遒劲有力的黑色大字,寓意着家族兴旺、国泰民安,所以张氏围屋也叫“兴泰围”。

    整座围屋古建筑群占地面积将近1万多平米,坐北朝南,呈前低后高的椭圆状中轴对称布局,构成元素与张浩家的老宅有相似的地方,例如都有半月塘、禾坪、堂屋、横屋、天井等元素。

    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围屋还多出了矮墙、斗门、功名柱、学堂、龙厅、化胎、围屋、风水林等组成部分。

    屋内有9个厅,18个天井,160多个房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口最多时有280余人口居住于此而不觉拥挤。水井、天井、客厅、房间、厨房、浴堂、祠堂、书院、畜舍等,无论是学习、生活、祭奠等活动,都可以在围屋内完成,恰似一个小社会。

    整座围屋规模庞大,布局合理,总体可以用“三堂六横三围,九厅十八井”来概括。据《张氏族谱》介绍,张氏围屋由张氏九龄公后裔永胜公于乾隆年间从中原迁居此处,经几十年刻苦经营,积累十分雄厚的资本后开始修建,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兴泰围”前有禾坪、矮墙、半月形池塘,可从东侧一座斗门出入,最前方的半月塘将近1500多平米,与建筑后方的三层高低错落的半圆形围屋,两者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圆形。

    圆形怀抱的最中心则是上中下三进深的堂屋,以及堂屋两侧各有三座竖直排列的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