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国野 (第5/7页)
的竹简排在案上,拣出了唯一一片没有刻上编码的竹片,定睛一看。 这也是每次来信的必经之举,除了公务来往时会以草绳系紧之外,祝官往来的书简多半会这般散置,唯有读出个中顺序才能进行,可以说是祝官同僚之间的一种游戏,或者说是考验。 片刻後,丁允在案上将竹片依序排列整齐,同时在身旁放了个沙盘,以便在过程中若有忆起什麽,便能随时记下以便查阅。 「国野之别,是吗?」 与丁允所预料有些差异,但公子羽的来信确实与他早先的推论略有相关。 「国」这个字於过往的纪录中,国这个字有好几种写法,祝人之间并无定论,偶而还会交错混用,无绝对的对错。 当中有两种写法最常出现,而公子羽的立论便在此之上。 两种写法当中,不变的是外侧的囗,所代表的应当是城墙,或者是隔开内外的屏障,而这与现实中相符,哪怕是没有夯土城墙的领地也往往筑有屏障,必须由特定的路径出入。 问题出在居中者为何,一者执戈,一者为王。 两者皆不难理解,前者指的是在围起的地区中有兵士执戈,後者则是指有王居住者方为国,而後者的纪录应当早於前者,「国」此字一开始指的便是王畿所在,而後才衍生为各诸侯国。 也正因为如此,居住在各国领地的人民才会被称为国人,与野人相对。 同时,在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