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鹰[父子][虐身]_44 求学之光(大儒的建议/出外求学的契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 求学之光(大儒的建议/出外求学的契机) (第4/9页)

之利若有相异,法利于国则可能有损于旧臣。”韩非边说边斟酌措辞。

    “但说到底,晚生认为根结还在君王。商君和吴子以新法治世,不循古礼,多引旧臣怨憎,故此他们皆受制于君王,若君王有变,失去王权支撑,终不免身败。”

    方州边听边抚须颔首。韩非所答并未局限于寡恩薄义的视界,而是直指利害核心,这番说辞他不意外,还颇为欣赏。

    “公子既知受制于王权,也该知商君吴子之法推崇集权,岂非他们一心维护的王权最终也一手断送他们?”方州又问。

    “商君死而秦继其法,盛于六国;吴子亡而楚废其法,逊于南地。可见法之本义强国兴邦,是王之利器,但缺相辅相成的权术谋势作为支撑。”韩非答得条理分明。

    “成也王权败也王权。法执行于王权,却不应受制于王权。”少年人做出结论,一双桃花眼泛出明亮通透的光采。

    方州仍是笑,迎上韩非的目光说:“公子以后人之视纵览全局,深有见解,但商君吴子百年前身在局中,却难看清。”

    “商君少怀柔,多有苛责秦臣,吴子重功利,母丧不回,杀妻求官,为了仕途枉顾亲伦之道,所以在鲁魏楚三国皆受猜疑。公子不觉他们自身亦有不周……”

    “奉法以强国富民,方为上解,但若因追逐一时名利而贪求速成,不能持之以致远,制之以全规,岂非失却法之本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