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再造中华_第328章 狡诈的普提雅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8章 狡诈的普提雅廷 (第4/5页)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除了火上浇油,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听了这话,脸色顿时1变。英国公使文翰也变得凝重起来,盯着普提雅廷看。

    西方有句谚语:“剥开1个俄国人的皮,就会看到皮下蒙古人的血脉”。

    俄罗斯罗曼诺夫皇室拼命与欧洲王室联姻,拼命向欧洲靠拢,却始终不被欧洲列强接纳。不管俄国人有多努力,欧洲人始终视其为“白色蒙古人”。

    这自然有着地域上的偏见,但俄国人对领土的偏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令自命高人1等的欧洲人深为不齿。

    此外,“东方问题”就像幽灵1样,盘旋在19世纪的欧洲,不时浮出水面,成为欧洲局势动荡的重要原因。

    东方问题是欧洲外交上的专有名词,“被用来概括在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它被假定即将瓦解中所造成的各种国际问题。

    马克思形容东方问题为“无法解决的问题”、“无尽的困难之源”,并把东方问题形象归结为“对土耳其怎么办”。克里米亚战争就是东方问题的直接产物,也是东方问题的1个高潮。

    俄罗斯与奥斯曼土耳其邻近,对克里米亚地区早已垂涎3尺。但如此1来,俄国势必打破欧洲秩序,严重影响英法奥等欧洲强国的利益。

    长时间的外交斡旋均告失败,克里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