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再造中华_第232章 广州八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广州八旗 (第4/5页)

r>
    很大的原因在于,清军极其擅长统战工作,善于瓦解敌军,争取敌军反正。敌军但凡投降者,仍旧掌握实权,巡抚仍是巡抚,总兵仍是总兵,还会得到清军的大量赏赐,故明军、农民军皆愿意投降。

    譬如,大西军李定国的儿子、明朝开国名将徐达常遇春的后裔、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都被编入了汉军八旗,享受高官厚禄。

    八旗入关不到两年时间,就有三十万前明野战精锐降清。主要包括:

    蓟镇主力西协总兵唐通领本部主力八千人,甲申年冬在保德降清,蓟镇剩余的一、两万兵马在原驻地降清。

    宣府、大同两镇约五万人大同镇三万多人,其主力日后随姜瓖反清,在大顺军战败放弃北京后降清。

    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各镇剩余的大约五、六万人驻防沿边,在多铎、阿济格两路会师西安后陆续降清。

    原保定、山西、河南的少数明军也陆续在甲申年秋夏至顺治二年投降了满清。

    董学礼的一、两千人在甲申年夏降清,白广恩的数千人在蓝田口脱离顺军主力降清,原本出征四川的马科部,停留关中的高汝砺、武大定等部共约一万余人,也在顺军放弃陕西后降清。

    保定、山西两镇的残余兵力在清军收取北直、山西时降清。高斗枢、王光恩等部四、五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