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施政纲领 (第4/5页)
穷困,朝廷亦无钱。 “在英、法、美等外国,拥有财富并不可耻,却能赢得社会的尊敬。外国政府鼓励百姓赚钱,鼓励百姓花钱消费。你们也许感到不可思议,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军政府鼓励民间致富,比“法无禁止皆可为”更能震撼人心。 其实,世上又哪有不爱财的人呢?在座的议员,不管是旧官僚还是缙绅,哪个不曾想方设法搞钱?正所谓“一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即便是李孟群这种血气方刚的年轻官员也不能免俗。 只不过,在华夏传统小农经济下,商品经济始终未能壮大。社会财富生成的模式较为单一,主要靠农业收成,效率极其低下。 有个旧官僚名叫夏炎,是南宁本地人。他原是个礼部京官,因年老回到南宁老家,担任南宁府学官,在本地颇有清望。 满清官员任职有回避制度,不得在家乡、本省任职。但有一个例外,官员可在家乡担任学官。学官主管教育,是个名副其实的清水衙门。 夏炎对教育问题特感兴趣,问道:“大元帅,军政府主张大兴教育,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对此,杨烜早有准备,答道:“教育乃百年大计,也将是军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大兴教育,我们主要从两处着手。 “第一,实施完全免费的初级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乃是强制教育,学制六年,面向七岁至十二岁的幼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