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君侧:皇帝发怒散尽后宫/花予期戴罪请辞/王爷皇上洞房花烛 (第5/15页)
r> 作为太子的辅政大臣之一,又是皇帝看好的青年才俊,郦鸣渊这一跪,如同一个信号,那些未被牵涉其中的大臣们当即跟着跪下,四位王爷亦纷纷拱手,齐声应道:“皇上圣明。” 到此,便是伊凤之从头到尾未提皇后刺杀太子一事,亦未对那花家父子有任何苛责,这件震惊朝野的大事也算尘埃落定了。皇帝借清肃后宫一举夺了旧日勋贵手中的特权,震慑了前朝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为有才能的年轻大臣创造了上位的机会,成了最大的赢家。 而作为彻头彻尾的输家,花予期虽未被罢官或降职,就连几近晕厥的悦国公都被皇帝差人驾车送回了国公府,却十分清楚皇帝是在等着他自己提辞官一事。于是,在散朝之后,他摘了官帽,脱了朝服,仅着单薄的里衣,散发赤足,一步一叩首,从金銮殿跪向御书房。 那时候,伊凤之正在御书房里翻阅朝臣们关于修改婚嫁律法的奏折,闻听此事,唇角勾起一抹讥诮的笑容,“他倒也乖觉,只是可惜了,托生在了悦国公府。”说罢,他在伊承钧手中抿了一口红枣茶,对前来禀报的赵平安懒懒道:“等下他来了,也别为难他,放他进来便是。” 约摸半个时辰后,花予期终于到了。照旧一步一叩跟着赵平安进了御书房,他先对着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重重磕了一个响头,“罪臣花予期参见皇上”;又对坐在下首处,手执书卷的伊承钧叩首道:“参见王爷。” 见他磕得前额血rou模糊,鲜血直流的狼狈模样,伊承钧没有吭声,眼神十分冷漠,将一位余怒未消的父亲该有的样子展现得淋漓尽致。反倒是伊凤之面色如常,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