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言挽留 (第2/4页)
口之间,再揖以问,“不知圣上属意何人赴任余淮知县一职?” 皇帝客套的话被堵在嘴里,嗤笑地瞥着转移话题的许相逢,眼一转,狭长的一双眼半眯着望向朝中众臣:“朝中有能之人众多,朕也拿不准该让谁前往余淮。” “余淮位于武安西面最主要的河流——香漳河的入海口,于怀临、漳渝三县构成了西南境海贸的关鞘之地。又与游祝隔海相望,兼任海贸的同时,还需防备外敌来犯。如今我国兼并了羌地,管理这三县的官员,也少不得要能亲人,要能安抚好羌人。” “此三县,实为西南境的要塞之地。” 皇帝大谈此三县的重要性,视线却越过群臣落到了柳溪元身上,“如此重责,朕确实一时拿不定主意,该由谁来任职。诸位爱卿可有人愿主动出京,舍这京城繁华,往海域边陲之地,为朕分忧?” 听着皇帝把三县重要性一摆,又特意加重“主动”二字,朝中不少人蠢蠢欲动,但却又在听闻皇帝将三县贬为海域边陲之地,一时又有些犹豫。 三县或许重要,或许有不少油水可捞,但也不到值得他们舍弃京城的好日子,去边陲吃苦受罪的。 且听皇帝的意思,在觉得三县重要的同时,却又将其贬为边陲之地,可见对此又不是特别看重。 要说繁华,还得是南疆跟东疆接壤,离繁荣大梁较近的洛桑城一带的海域,才是油水最重的。 余淮、怀临和漳渝这三县加起来,也不够洛桑城那一片的海商三分之一富裕的。 为了这点儿微不足道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