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烟嘴 (第3/6页)
奴地区的情况就不容乐观。秦王亲自回金陵汇报,可见事态之严重。 “左贤王在长安向儿臣借兵三十万,讨伐篡逆的皇叔和弟弟,夺回皇位。求父皇定夺。” 皇帝问诸位卿家有何意见。 有翰林大学士表示理应出兵,左贤王即位乃天命所归。伸张义理,讨伐篡逆,是君子该做之事。藩政院的主簿大人,则另有一番见解。这本是匈奴内政,就该由匈奴人自己解决。此时出兵讨伐,虽然理直气壮,不过在别的国家看来,胡安帝国恐怕会落得好战斗狠、g涉内政的坏名声,请陛下三思。 “言琪,你又有何看法?” 安王思忖片刻,徐徐道出:“刚才两位大人的观点,都是从别国的立场出发。民间有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无论借,抑或不借,都该以胡安利益为前提考虑。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军费谁出。从目前看,秦王的兵马。自然花的是王府的内帑。可皇兄是否真愿意,借出兵马替左贤王打仗,臣觉得未必。到底是否该借,臣认为该借。包括丝绸之路在内,匈奴国境内的不少方面,均与胡安利益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匈奴内部的稳定,本身就是胡安利益的一部分——” “言琪分析得很有道理——”可惜还是没能够拿出确实可行的方案,于是皇帝望向至今不曾发言的永王。 “臣以为,出兵前必须跟左贤王确定,回国后必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