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的幸福_第四十二章 寒冷的冬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寒冷的冬天 (第6/8页)

、涤纶、维纶、锦纶都是石油产品,过去我们大部分衣服用的都是它们,一个四千平米的合成纤维工厂一年就能生产纤维九万吨,要收成九万吨的棉花可得一千六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要是换算成羊毛,耗费的土地就更多,得四万平方公里的牧场。现在中国十七亿多的人,每个人一件新衣服得多少衣料?如果种植棉麻要占用多少耕地?现在化肥没有了,农药也少,土地出产本来就不如从前,这么多人口要吃饭又要穿衣,土地资源怎么分配?现在大家吃饭都紧张呢,总是抱怨吃得不好,如果进一步削减粮田种植棉花,可真的要乱了。”

    叶海澜查了一下资料,道:“好在还有人造纤维,那东西不用石油,用竹子木料甘蔗渣就行了,否则我们要买单衣服都麻烦,今后床单被罩也只能用自己织的棉布了。我还没练过织布呢,也不知道织出来的布会怎么样。”

    李东昕道:“资源普遍匮乏的情况下,这些天然材料怎么会有例外?还甘蔗渣哩,今后有多少农田可以用来种甘蔗都是个问题,你忘了建国初期白糖也是紧俏物资?竹子木料也是宝贵资源,冬季取暖都不敢放量用,不能大把大把填到人造纤维工厂里去。”

    叶海澜想了想,道:“这样的情况下就更不能大量养蚕了,今后想要件蚕丝衣服都难,我很想买一件真丝睡衣的,夏天穿着又凉快又光滑,看着还很有情调。”

    “还是算了吧,丝绸那东西不好保养,虽然我们有天然洗涤剂,应该是不伤衣服,但洗的时候不能使劲揉搓,颜色不一样的衣服也不能一起洗,更不能暴晒,否则就变了颜色,还得挂起来收藏,难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