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6/9页)
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会叫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再就是借景抒情,苏轼生活的政治政治开明程度还是不够高的,所以创作的时候难免会有所收敛。 但苏轼好几次还是栽在自己的诗词上,实在是敌人过于咬文嚼字,逻辑感人,叫人防不胜防。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在杭州当过官,之前说的苏堤更是名声不小,现在的苏杭那也是旅游胜地,一提到西湖,谁能不想起苏轼的这首诗呢?】 【苏轼的作品太多,我之后给大家出个合集吧,像是什么政论和史论、人物传记、小品文、山水游记,应有尽有。 但最值得说道的,还是他和苏辙之间的兄弟情。】 “……” 无话可说,如此多的作品,许多人心里真就是一片酸溜溜,出名的这么多,怎么就不能算上他一个呢? 还专门搞个作品集出来,是要羡慕死谁啊? 哪个文人墨客能挡住这种诱惑? 【前边我们说的那些帝王家,大家看到的都是那啥骨rou相残啊,残还是好的,稍不如意就得死翘翘,还得把朝廷官员和百姓牵连进去。 但苏轼和苏辙这对兄弟的感情放在哪里,都是好得能用腻歪来形容。 按照一般狗血的套路啊,面对苏轼这个兄长仙人般的天赋和耀眼,作为弟弟的苏辙生活在兄长的光环下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