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迷踪_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399章 唯有杜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399章 唯有杜康 (第2/7页)

人铸成的漏勺就是一个大马勺,特大号的那类马勺,带握把方便单手握持。

    漏勺是制粉最重要的工具,粉条的粗细长短都由持漏勺的人来决定。既不能快也不能慢,想细点儿就抬高漏勺,想粗点就降低漏勺高度。

    除此之外,丁奇还让人准备了长竹筷和竹笊篱,搭粉条的短棍及架子若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制粉条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环节,那就是和面。面和得效果好坏,影响成粉质量。不能稠硬,硬了下不去;也不能稀软,软了不成形,讲究火候和时机。手还得稳,保证粉条粗细均匀。如果忽高忽低,那么制作出来的粉条就会粗细不均,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丁奇自恃力气大,将和面和漏粉两项活计包圆儿。只是初次制粉条,还是谨慎些好,丁奇也只准备了大概二十斤左右的葛根粉进行初步尝试。

    制粉匠人,在农村都是一抓一大把。每年冬天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将自己储存的红薯粉拿出来,按照每斤粉兑大概2.5倍的水,拿一根干净的木棍进行搅拌。喊上三五亲朋好友,在自家院子里就能将粉条制出来。中午的时候,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一顿大家,那感觉既温馨,又让人感到回味无穷。丁奇则和一帮子小孩子们,拿起刚晒好的粉条,或者陈年的粉条,在火上烧一下吃一口,玩得不亦乐乎。

    此时的丁奇,头一晃,将儿时的情景驱除出脑海,将注意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