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第4章:城中人心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城中人心动 (第8/10页)

故唐朝市面上,酒色绿而浑浊,度数低而带甜,且粘稠的酒,基本都被归档进廉价酒,不上档次。

    但发酵时间太久呢,这酒就变酸了,能跟老陈醋有得一拼。

    所以选择什么质量的大米,用哪里的水,混合多少比例,用什么样的酒曲来发酵,发酵时间需要多久,这些都非常考究功夫的,基本上各家有各家的绝招。因此各家酒坊都酿酒,但酒的品质也各有不同。

    清源县的三大酒坊中,又以崔氏酒坊的木兰烧为最。

    尽管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像崔耕这般造酒的,茂伯生平还是第一次见。

    猜疑归猜疑,不解归不解,茂伯还是耐着性子在院外观摩着,同时看着二娘,生怕她冒然闯进惊扰了屋内的崔耕和初九。

    临时造酒屋内。

    新砌得大灶上架着一口巨大的大锅,锅上套着一个数尺之高的大木桶。大锅和木桶的衔接严丝无缝。为防衔接不够,崔耕还让茂伯请来匠人,用材料重新加封了一次。

    同时,他命匠人在这大木桶上半部分的开了几个小口,用精心打造的几根铜管伸出来,而这大木桶的正上方则放着一口浅底大锅,一旁还临时让木匠打造了人字梯。

    崔耕就坐在人字梯上居高临下观察着变化,而初九则负责给大灶添柴禾烧火。

    “慢着点慢着点,”崔耕看见初九一个劲儿地往里塞柴禾,提醒道,”小九儿,蒸酒要用慢火,一点点地将酒气蒸出来。你这火太大的话,反而不出酒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